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导师简介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招生单位  | 
     出生年月  | 
     最高学位  | 
     专业技术职称  | 
    
    
     1  | 
     程发良  | 
     男  |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  | 
     1967.11.11  | 
     博士  | 
     教授  | 
    
    
     2  | 
     范洪波  | 
     男  |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  | 
     1964.2  | 
     博士  | 
     教授  | 
    
    
     3  | 
     兰善红  | 
     男  |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  | 
     1972.12.07  | 
     博士  | 
     教授  | 
    
    
     4  | 
     郑愚  | 
     男  |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  | 
     1978.03  | 
     博士  | 
     教授  | 
    
    
     5  | 
     邱永福  | 
     男  |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  | 
     1979.07.10  | 
     博士  | 
     教授  | 
    
    
     6  | 
     张敏  | 
     女  |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  | 
     1978.1.22  | 
     博士  | 
     教授  | 
    
    
     7  | 
     曲江英  | 
     女  |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  | 
     1976.2  | 
     博士  | 
     教授  | 
    
    
     8  | 
     陈贵  | 
     男  |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  | 
     1980.11  | 
     博士  | 
     教授  | 
    
    
     9  | 
     程志毓  | 
     男  |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  | 
     1980.09  | 
     博士  | 
     教授  | 
    
    
     10  | 
     黄海明  | 
     男  |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  | 
     1981.12  | 
     博士  | 
     教授  | 
    
    
     11  | 
     谭桂平  | 
     男  |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  | 
     1982.09  | 
     博士  | 
     副教授  | 
    
    
     12  | 
     焦哲  | 
     女  |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  | 
     1982.6.14  | 
     博士  | 
     副教授  | 
    
    
     13  | 
     陈洪伟  | 
     男  |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  | 
     1975.03  | 
     博士  | 
     副教授  | 
    
    
     14  | 
     黄卫清  | 
     男  |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  | 
     1983.12.09  | 
     博士  | 
     副教授  | 
    
    
     15  | 
     郑航  | 
     男  |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  | 
     1982.11.07  | 
     博士  | 
     副教授  | 
    
    
     16  | 
     李琢  | 
     女  |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  | 
     1978年7月  | 
     博士  | 
     副教授  | 
    
    
     17  | 
     谢世磊  | 
     男  |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  | 
     1988.08  | 
     博士  | 
     副研究员  | 
    
    
     18  | 
     卓琼芳  | 
     女  |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  | 
     1982.10  | 
     博士  | 
     副研究员  | 
    
    
     19  | 
     陈灵晶  | 
     女  |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  | 
     1981.06.06  | 
     博士  | 
     副教授  | 
    
    
     20  | 
     王刚  | 
     男  |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  | 
     1979.04.18  | 
     博士  | 
     副教授  | 
    
    
     21  | 
     柳鹏  | 
     男  |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  | 
     1982.12  | 
     博士  | 
     副教授  | 
    
    
     22  | 
     李衍亮  | 
     男  |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  | 
     1982.03  | 
     博士  | 
     副研究员  | 
    
    
     23  | 
     吴琪  | 
     男  |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  | 
     1980.11  | 
     博士  | 
     高级工程师  | 
    
    
     24  | 
     王寿山  | 
     男  |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  | 
     1983.02.25  | 
     博士  | 
     副教授  | 
    
    
     25  | 
     谢冠群  | 
     男  |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  | 
     1972.07.10  | 
     博士  | 
     高级工程师  | 
    
    
     26  | 
     花开慧  | 
     女  |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  | 
     1987.09.03  | 
     博士  | 
     讲师  | 
    
    
     27  | 
     徐剑晖  | 
     男  |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  | 
     1984.03.04  | 
     博士  | 
     讲师  | 
    
    
     28  | 
     刘鹏  | 
     男  |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  | 
     1986.03.28  | 
     博士  | 
     讲师  | 
    
    
     29  | 
     李丹  | 
     女  |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  | 
     1988.08  | 
     博士  | 
     讲师  | 
    
    
     30  | 
     胡俊杰  | 
     男  |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  | 
     1984.02.10  | 
     博士  | 
     讲师  | 
    
    
     31  | 
     谢东  | 
     男  |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  | 
     1988.06  | 
     博士  | 
     讲师  | 
    
    
     32  | 
     张云飞  | 
     男  |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  | 
     1988.01  | 
     博士  | 
     讲师  | 
    
    
     33  | 
     彭若斯  | 
     男  |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  | 
     1989.09  | 
     博士  | 
     讲师  | 
    
    
     34  | 
     陈忠明  | 
     女  |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  | 
     1986.01.12  | 
     博士  | 
     讲师  | 
    
    
     35  | 
     张优  | 
     女  |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  | 
     1988.05  | 
     博士  | 
     讲师  | 
    
    
     36  | 
     方嘉声  | 
     男  |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  | 
     1988.12  | 
     博士  | 
     讲师  | 
    
    
     37  | 
     臧云浩  | 
     男  |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  | 
     1990.01  | 
     博士  | 
     讲师  | 
    
   
  
  
  
 1. 程发良,博士/教授,在中山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功能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在环境催化、环境检测、传感器及绿色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3本;获授权发明专利10项;主持过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22项省厅级项目,获得8次省、市级科技进步奖。Email: chengfl@dgut.edu.cn
 2. 范洪波,博士/教授,在华中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是废水处理技术和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作为负责人或主要参加者完成了包括国家973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目前主持国家水专项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和广东省应用型科技研发专项等项目。研究成果曾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科技奖励,主持完成的“环境保护概论”多媒体网络教学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Email: Fhb666666@126.com
 3. 兰善红,博士/教授,在华南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控制工程以及大气环境的研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主持完成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项目。获得过2017年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1年东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科技奖励,曾获得“东莞市优秀青年”、 “东莞市优秀教师”,太阳成集团“教学名师”称号。Email: llsshhh@163.Com
 4. 郑愚(博士,教授),东莞市特色人才,东莞市科技领军(后备)人才,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校级学科方向领军。目前担任国际土木工程FRP学会(IIFC)的会员、国际结构混凝土协会(FIB)纤维复合筋混凝土工作委员会委员、国际结构健康监测协会(ISHMI)青年学者委员会委员、美国混凝土协会FRP筋分会投票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及工程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新型材料与新型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土木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力学学会理事,东莞市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与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学院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外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硕士近20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项目1项,广东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8项,市厅级与企业委托项目10余项,作为中方负责人主持国际合作项目一项,主持科研项目总经费超过1000万元。目前发表期刊论文超过100篇,其中一作/通讯发表SCI收录论文超过30篇;授权专利30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6项。参与编制国家标准1部,企业标准2部。获得东莞市科技进步奖1项(第一人),国家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铜奖)(第一人)。Email: zhengy@dgut.edu.cn
 5. 邱永福,博士/教授,在香港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纳米材料的合成、光催化法降解水中低浓度难降解有机化合物、二氧化碳还原催化剂的制备、超级电容器。发表SCI论文五十多篇,论文被引用超过700次;出版专著一本和获授权发明专利11项;主持过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多项省厅级科研项目;近年来分别获得“东莞市优秀教师”、“东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16和2017年连续荣获太阳成集团 “突出贡献奖”。Email:qiuyf@dgut.edu.cn 
 6. 张敏,博士/教授,在中山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高灵敏度新型电化学/光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及应用;电化学传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发表SCI论文37篇;出版专著1本;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主持及参与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22项省部级、市厅级项目,获得5次省、市科技进步奖。Email: mindear@dgut.edu.cn
 7. 曲江英,博士/教授,大连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碳基复合材料污水降解、碳基储能材料设计及电池应用等。发表SCI论文30余篇;参与出版专著1本和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主持过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6项省厅级科研项目,获得中石油化工联合会科技发明奖二等奖、辽宁省优秀硕士指导教师称号等奖励。
Email:qujianggaofeng@163.com
 8. 陈贵, 博士/教授,在香港城市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过渡金属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光、电催化分解水和二氧化碳还原。发表SCI论文12篇;主持过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2项省厅级科研项目。
Email:chengui@dgut.edu.cn
 9. 程志毓,博士/教授,在华南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功能高分子材料、环保胶黏剂、材料助剂配方、超级电容器等。发表SCI论文30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1项;主持过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基金、省产学研等项目,获得优秀教师称号。
Email:chengzy@dgut.edu.cn
 10. 黄海明, 博士/教授,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氮磷污染物回收技术及工程应用、固体废物资源化及工程应用。发表SCI论文5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5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水专项子课题等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和省厅级科研项目8项,获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Email: huanghaiming52hu@163.com
 11. 谭桂平,博士/副教授,在香港浸会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铱(III)配合物及铂(II)配合物的设计、合成、性质研究及其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研究。发表SCI论文近20篇;主持过1项省厅级科研项目,获得东莞市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及太阳成集团优秀教师等奖励。Email: tangp@dgut.edu.cn
 12. 焦哲,博士/副教授,在中山大学获博士学位。太阳成集团高层次人才骨干B岗,硕导。获东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18篇;主要从事基于AIE发光材料在环境、生物等领域的分析方法及现场快速检测仪器研究。Email:jiaoz@dgut.edu.cn
 13. 陈洪伟,博士/副教授,德国美因茨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分析化学、环境化学及大气污染化学。发表SCI论文6篇,参与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2项省厅级科研项目,主持过2项市科研项目。获得第二届广东省老员工化学实验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励(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化学会)。Email: chenhw@dgut.edu.cn
 14. 黄卫清,博士/副教授,在华南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广东省化工学会科普与学术工委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是生态环境风险评价、清洁生产技术、环境/化工系统工程和化工生产节能减排。发表SCI/EI论文20多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主持过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5项省厅级科研项目,获得“东莞市优秀教师”、“东莞市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培养对象等荣誉称号和奖励。Email: huangwq@dgut.edu.cn
 15. 郑航,博士/副教授,在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水资源管理及水权制度,发表SCI论文20篇;出版专著2本和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主持过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10项省厅级科研项目,获得水利部大禹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甘肃省水利厅科技奖4项。
Email:zhenghang00@163.com
 16. 李琢,博士/副教授,在东北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绿色溶剂设计及绿色化工过程研究工作,尤其是针对燃油中硫化物的脱除,构建了高效的脱硫工艺,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近年来,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研究论文 2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10余篇,包括 Green Chemistry(影响因子 8.6)2篇,两篇被评为 ESI 高被引论文;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 1 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环保科技奖二等奖 1 项。
Email:lizhuodl@hotmail.com
 17. 谢世磊,博士/副研究员,在中山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用于柔性储能器件上过渡金属氧化物及其复合材料的设计、规模化合成。发表SCI论文60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等科研项目4项。Email: xieshil@dgut.edu.cn.
 18. 卓琼芳,博士/副研究员, 在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环境电化学。发表SCI论文 19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项。主持过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水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3项省厅级科研项目。获得201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9),2016年度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8)。Email: zhuoqf@dgut.edu.cn.
 19. 陈灵晶,  博士/副教授,在香港城市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光、电催化分解水和还原CO2。发表SCI论文十多篇;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2017年深圳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Email: chenlj@dgut.edu.cn
 20. 王刚,博士/副教授,在大连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高盐废水与重金属污水处理、稀有金属分离与提取和盐差能提取。发表SCI论文4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5件;主持过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2项省厅级科研项目,获得首届大连青年科技之星等荣誉称号。Email:wgang@dgut.edu.cn
 21. 柳鹏, 博士/副教授,在香港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环境电催化和污染物检测。发表SCI论文二十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主持过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1项省厅级科研项目。Email:liupeng@dgut.edu.cn
 22. 李衍亮,博士/副教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获环境科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污染物环境行为、水生毒理和环境治理研究。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主持过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2项省厅级科研项目;获得2019年太阳成集团优秀教师奖励。Email: lee8338@126.com或ylli@dgut.edu.cn
 23. 吴琪,博士/高级工程师,在北京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垃圾渗滤液处理、工业废水处理、河流生态治理、分散式污水处理及固废处理。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性新型专利20项,主持过1项国家级项目,参与过2项国家级项目,获得中国环保产业咨询一等奖——东莞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技术咨询、中国环保产业咨询一等奖——黑臭河涌快速除黑除臭技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科学二等奖——东莞运河水环境修复技术体系设计与实践研究、2019年度环境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磷酸铵镁分解循环处理氨氮废水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发及应用、2019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优秀奖等奖励。Email:1034744553@qq.com
 24. 王寿山,博士/副教授,获山东大学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研究DNA损伤类型及机理和电极材料催化氧化机理。发表SCI论文18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主持过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和广东省教育厅“创新强校工程”特色创新类项目1项。Email: wangss@dgut.edu.cn
 25. 谢冠群,博士/高级工程师,在浙江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入选浙江省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浙江省21个块状经济衢州氟硅常驻专家等。基础课题包括CO2固定与利用、纳米新材料合成等;应用课题包括VOCs治理、含氟单体开发等。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排名第二),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4项,横向课题10余项(累计¥200万以上),在APPL CATAL B(IF)15)、J MATER CHEM A等国内外发表科技论文40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0项。Tel: 138 2928 1429 ;Email: gqxie@dgut.edu.cn。
 26 . 花开慧,博士/讲师,在华南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环保功能材料、多孔陶瓷、固废资源化利用、吸声降噪和水处理等。发表论文20余篇,SCI论文6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近5年来,主持或参与相关科研项目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Email: huakh@dgut.edu.cn
 27. 徐剑晖,博士/讲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3D打印环保和新能源材料、光催化、水污染控制等方面。发表SCI收录论文10篇,授权发明专利9项。主持国家科技部、广东省、深圳市科创委等科研项目5项。获得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第三名,东莞市特色人才。 Email:xujh@dgut.edu.cn
 28. 刘鹏,博士/讲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及高级氧化技术。一作发表SCI论文5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主持过1项广东省粤莞基金项目和多项市厅级项目,获得广东省环保厅科技进步奖及东莞市科技进步奖励。Email:liupeng2@dgut.edu.cn
 29. 李丹,博士/讲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毒害有机污染物的非生物转化和基于环境修复功能的纳米材料开发。发表SCI论文8篇;主持过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Email: lid@dgut.edu.cn
 30. 胡俊杰,博士/讲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污染物健康效应及其机制,人工酶改造设计与污染生物催化转化技术。发表SCI论文18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主持过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1项市级重点项目,多项横向和开放基金项目。Email: hujunjie022@126.com
 31. 谢东,博士/讲师,在浙江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废弃生物质资源化利用及其环保储能材料,以第一作者或者通信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ESI高引用论文3篇,申请发明发利4项,已授权1项,主持广东省自然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创新强校”青年创新人才项目、太阳成集团-海陆通博士工作站项目与太阳成集团“百名优秀博士”科研启动项目等项目,Email: xiedong@dgut.edu.cn.
 32. 张云飞,博士/讲师,在同济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水中新兴污染物的高效去除技术开发。发表SCI论文12篇;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主持1项广东省区域联合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入选东莞市特色人才。Email: yfzhang@dgut.edu.cn。
 33. 彭若斯,博士/讲师,在华南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大气污染控制,主要兴趣为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治理的功能材料与技术装备研究开发。发表SCI论文10篇(其中第一作者高被引2篇),主持1项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和1项太阳成集团拔尖博士人才引进科研启动专项,参与多项国家级和横向项目。Email: pengrs@dgut.edu.cn, Tel: 15602269197
 34. 陈忠明, 博士/讲师,在东京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复合柔性热电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和有机/无机复合膜在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主持过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1项省厅级科研项目。Email:zmchen@dgut.edu.cn
 35. 张优,博士/讲师,在中山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清洁能源材料的可控制备、电化学性能研究及其在能源器件中的应用。发表SCI论文14篇;主持1项粤莞联合基金和1项博士启动基金。Email: zhangyou@dgut.edu.cn
 36. 方嘉声,博士/讲师,在东南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功能纳米材料制备及其环境修复、洁净能源、清洁生产等应用研究。发表SCI论文15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主持1项粤莞联合基金项目和1项校科研启动基金项目。Email: fangfangcanfly@163.com。
 37. 臧云浩,博士/讲师,在华南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和废塑料的催化热解。发表SCI论文十余篇;主持1项省级项目,1项太阳成集团博士科研启动项目。Email:zangyh@dgut.edu.cn